来源:臣信职教 分类:实操资讯 发布日期:2021-04-08
众所周知,现代制造业的全面预算涵盖了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业务预算又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通过具体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达到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成本、产品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全面预算在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那么,全面预算与现代企业的成本管控的关系有哪些你知道吗?今天合肥会计培训给大家带来的是财务管理财务预算与成本管控的关系的知识,希望大家跟着合肥会计培训班好好阅读收藏!
一、什么是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它包括经营预算(如开发预算、销售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和财务预算(如投资预算、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二、什么是企业成本管控?
企业成本管控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开放分类: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三、全面预算与成本管控的关系有哪些?
(一)全面预算是划分部门职责的工具
现代制造业实施成本控制,一定要处理好企业与下属各生产单位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的统一安排下,明确各生产单位的成本管理内容,把企业与各生产单位的成本控制结合起来.通过全面预算,将成本指标从厂部到车间,车间到班组,按生产系统把指标层层分解和落实,实行分级管理和控制.厂部、车间、班组各自负责本身的控制指标.
(二)、全面预算是成本管控的基础
绝对的成本降低是通过建立控制环境实现的,而控制环境的建立主要依靠被全面预算具体化和量化的战略计划的实施.通过全面预算将企业的战略计划细分,具体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加强企业的内控,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
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的“全员”特征,要求企业培养企业员工的全面预算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预算.因为员工是企业战略计划的实施者、执行人,所以让员工积极参与预算有利于避免员工对预算的抵触情绪,使之能更好的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
(三)全面预算是确定成本指标的依据
制造业成本控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另一个含义则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各环节以及各阶段的所有成本费用的控制.
由成本控制的含义可知,企业成本既包括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也包括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成本、费用支出.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既要突出重点,搞好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又要照顾全面,做好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因此,在现代制造业的成本管控管理中,企业要实施全面预算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成本,确立标准成本体系,做好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者的统一.
但仅制定成本指标,并不能保证企业各种耗费都一定控制在预算之内.因此,要以成本标准为依据分解预算,要将成本预算层层分解,具体到各部门,实行责任制,严格控制部门耗费,确保成本不超标.
(四)协调业务部门同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业务预算由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组成;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和费用预算.
通过全面预算的实施可以处理好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明确各部门成本管理的内容,在主管财务的厂长、经理或总会计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主,把财务部门同其他部门的成本控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贯穿整个企业上下,连接左右各方的成本控制系统.财务部门在负责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将成本指标按构成项目分解为各项具体指标,落实到企业各业务管理部门,由各业务部门分别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工管理各项成本控制指标.
(五)全面预算使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具体化
现代制造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成本.
1、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按部门分别编制的,各部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也是分别确定其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数量标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的直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其他用量标准).价格标准是指制造费用的分摊率标准.制造费用分摊率标准=制造费用预算/生产量标准制造费用预算是指在尽可能的节约开支和合理支配下,各费用项目的最低支付金额.
明确了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组成以后,据此制定出准确的产品生产成本预算,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照预算指标进行成本控制.
2、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是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一般占到70%左右,因此,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直接材料控制首先要区别产品生产用的材料种类,然后再确定它们在单位产品中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
3、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简单地说,就是生产成本中工人的工资.这部分成本的控制也分为“量”和“价”两个方面.用量是指人工工时,称为人工效率,价格是指小时工资率.在实际产量下,当直接人工实际工资与直接人工标准工资之间出现差异,我们就要从人工效率差异和小时工资差异两个方面来计算分析,寻找原因,制订对策.“量差”即人工效率差异,反映了工作效率的高低,也就是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工资的高低.“价差”即小时工资率差异,在非计件制时,当工人的工资等级确定的条件下,“价差”反映了企业在用人调度方面的差异,一项工作如果小时工资率在10元/小时的工人就能胜任而安排一个小时工资率在11元/小时的工人去做,就会出现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现象.因此,全面预算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制定直接人工成本标准,做到控制直接人工成本.
(六)全面预算控制期间费用成本
企业对某一时期可能发生的这类费用,事先做出预算,日后按预算控制支出.预算编制后,控制的执行要依赖各项开支的审核批准.审核批准的依据是预算额,审核批准的权限划归各责任部门,负责审核批准的部门应随时注意预算限额,不能超过,如有超过预算的开支,必须事先报上级部门单独审核批准方可.
(七)全面预算控制产品质量成本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和检验成本,二是损失性成本.前者与产品质量水平成正比,预防和检验成本增加,也就是相应加强了产品质量的控制,产品质量就会相应提高,这时损失性成本也就相应降低.而损失性成本则与产品质量水平成反比,产品质量下降,废次品及不合格品比率升高,损失性成本就必然增高,相反,若产品质量上升,损失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因此,要想使一个企业的质量成本最低,就必须使两者之和达到最小.
现代制造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产品质量成本进行定额管理,对产品质量成本进行严格的分析、计算,找出预防和检验成本与损失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保证二者之间的和最小,是企业的质量成本最小.
(八)检查和评估离不开全面预算
检查和评估就是为了保证成本管控的有效性而进行的日常和定期监督、检查.全面预算的核心内容就是实施责任预算管理,体现在成本控制即是“本着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通过预算的分解,划分各责任中心,体现权责统一.明确责任中心负责人的责任权限,将其对部门耗费的成本管控任务作为对其考核的标准,以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制定奖惩制度.显然,全面预算指标为这种检查和评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离开来全面预算企业将很难有效的界定检查和评估中发现的管理责任.
总之,全面预算是现代制造业成本管控的基础,而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必须依靠全面预算来落实.从总体上来讲,全面预算和成本管控都是现代制造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全面预算的地位要高于成本管控.
现代制造业是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出的一个新型产业概念,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同传统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同传统制造业相比,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国内的现代制造业销售份额大幅缩水,在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企业成本管控成为现代制造业更加关注的话题.所以,今天合肥会计培训分享的知识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牢牢掌握.如果你还有不懂的,欢迎加入合肥会计培训班,参加真账实操训练,老会计带你做账、报税系统学习获得2~3年实战工作经验,升职加薪轻松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