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臣信职教 分类:实操资讯 发布日期:2024-11-19
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6、偶尔所得7、财产租赁所得8、财产转让所得9、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0、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1、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个税.
2、定期定额征收:是对没有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依法按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从而确定其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因素是营业额和个人所得税征收率。
企业残疾人计税如何计算?1、残疾人员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经批准可免征营业税.
2、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本人从事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报经市县地方税务局批准,给予减征50%-90%个人所得税的照顾.
3、个体工商户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点损失的,其生产经营所得,经市县地方税务局确定,可在1-3年内给予适当减征个人所得税的照顾.
4、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家庭手工业的,经地税部门审核批准,可免征个人所得税1年.城镇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可以比照执行.
今天的问题就为大家讲解这么多了,如果您还有什么关于“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怎么样计算”的话,想要获取财务知识,欢迎注册臣信职教账号,即可咨询在线答疑老师为你解答,还可以免费领取会计实操、做账、报税、财务报表等资料。 (文章来源:来源网络,综合整理,未查到原创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